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留给我们的不只有“夜市”

2023-05-22 04:54:25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宋晏几道有一首《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大意是,作者与一个多年不见的红颜知己再相逢,先是回忆当年通宵歌舞、彻夜欢宴,月亮低沉、天色发亮、歌舞全部演唱了一遍,依然不想散去;然后今天再次相见,把酒言欢,感觉跟做梦一样,甚至有点担心是不是真的在做梦。 古人通宵欢饮,历朝历代都有,比如李白说“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李园序》),意识是说人生短暂如同做梦,能有多少欢乐的时光?所以古人晚上拿着蜡烛游玩,不是没有原因的;李商隐的“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一夜歌舞终有结束的时候,早朝的鼓声响了起来,我要去上班了。 但是,其他朝代的欢饮,没有宋朝来的普遍、来的尽兴、来的与民同乐。因为,宋朝的大都市里是没有宵禁的。从周朝开始,中国的城市管理都是坊市制,城内分为若干个坊,类似于现在的大型社区,坊有坊墙和坊门,傍晚时分,随着关闭城门的鼓声响起,城门、坊门先后关闭;早上五更以后,坊门、城门再依次打开,坊门关闭后再在外活动的人就是犯夜禁,轻则杖责、重则入狱,这种坊市制最有代表的模板就是唐代的长安和洛阳。 宋代的都城汴京,打破了这种坊市制,实行的是门市制,即傍晚时分城门关闭,但是城内可以自由活动,临街开着店铺,大家自由买卖、随意吃喝,于是,李白说的“古人秉烛夜游”就成为了现实,由此也诞生了“夜市”一词。 宋朝文人刘子翚的《汴京纪事》:“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斩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描写了夜深时分的开封著名酒楼樊楼。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夜市三更连着五更,一些特别热闹的美食街,通宵不断。 这些“要闹去处”,有御街夜市,御街夜市又有两个中心,分别是朱雀门和州桥。朱雀门一带“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州桥夜市上,熝肉、干脯、野狐等野味应有尽有。除了御街夜市群,马行街夜市也享誉东京,且更加地贴近百姓的生活,“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西旧封丘门……夜市北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都人谓之里头。” 除了夜市,“勾栏”、“瓦舍”则是今天剧场的原型。勾栏,顾名思义,用栏杆将台子围起来成舞台,四周则围满观众。当时东京的勾栏有大小50多座。其中,瓦子棚、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为最大,可容纳人数在千人左右,属于大型的剧场。 夜市和演出折射除了宋代发达的商业经济,此时也有了期货和证券交易的雏形。宋代实行盐铁茶酒醋官卖,私企买卖需要凭借“钞引”从国有单位进货、再到指定地点销售,“钞引”即经营许可证,这种“钞引”也是可以转卖的,故其价格常常被炒作得时高时低。今天的“钞票”一词就起源于宋代的“钞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