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点够不够?停车位多不多?指示标识是否清楚?……作为环城生态公园带的“重头戏”,今年年初,宝山丰翔智秀公园、普陀春光公园、嘉定绥德公园、闵行梅陇生态公园、浦东沔青公园和金海湿地公园等6座“环上”公园建成开放,至今已近半年。
今天,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以下简称“绿建中心”)披露了针对6座公园的市民满意度测评结果,市民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92分。同时,针对市民需求和建议,相关部门正积极改进。
从动工建设前的民意征询及方案调整,到开放运营后的满意度测评及提升改进,再到今后听取市民建议常态化模式的确立,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始终坚持“开门办公园”,正探索走出一条打造“公园城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
(相关资料图)
总体满意度8.92分
来公园的频率、到公园的交通方式、总体满意度、停车位公厕售卖服务等能否满足需求、对园内露营烧烤宠物骑行等的态度……在这份包含16个问题的调研问卷中,绿建中心希望了解公园建成后“软硬件”是否能满足老百姓所需。
为此,中心发动员工通过周末到公园现场设点设摊、周边社区走访交流、居委微信群转发扩散等方式,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终回收居民问卷1515份。
通过统计梳理,6座环上公园市民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92分,在景观面貌、配套设施、卫生状况、主题特色、安全管理等子项中,景观面貌满意度最高,达到9.12分,其余各项也在8.5分以上。“几乎每天都去”和“平均一周去1-3次”的市民占比近42%,步行和自驾前往者占比均为约33%。总体来看,首批6座环上公园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景观面貌明显提升,四化改造面积约69.54公顷,新增“四化”苗木近16000株,“彩化”率大幅提高。
测评中,“环上”公园也获得了许多市民的认可。市民黄女士曾参与宝山丰翔智秀公园建设前的民意征询,并对绿化效果提出了适当提升的建议。此次满意度测评中,黄女士表示,公园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绿植和设施都有明显改善,“如今每天中午吃完饭都要来转一圈”。
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
露营、烧烤、遛宠、骑行……这些市民在公园内的新需求和管理新矛盾,是此次调查中的关注重点。调查发现,70.56%的受访者对“帐篷露营”表示欢迎,23.63%认为“有利有弊”。48.75%的受访者对“烧烤”表示欢迎,但也有24.97%反对。对待“宠物入园”的态度则有些两极分化,39.83%受访者表示欢迎,33.42%受访者表示反对。“园内骑行”方面,50.4%表示欢迎,但也有21.47%表示反对。
进一步分析发现,市民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安全隐患(占比55%)和卫生问题(占比31%)。同时,年轻群体对各项游园新需求较为支持,而老年群体则更保守,尤其是针对“宠物入园”,老年人几乎都与年轻人意见相左。
不过,也有不少持“有利有弊”意见的市民给出了建议。比如51.6%的市民认为可为“新需求”划定指定区域,24.2%则建议出台管理规定,设置标识标牌,23.26%建议加强巡逻检查。据了解,目前沔青公园已计划开启烧烤区,进行分区管理。园路则分为骑行道和漫步道,公园内有配套自行车,外来自行车不可入园。
对此,绿建中心认为,如何平衡市民游园新需求与管理新矛盾,将成为后续“环上”公园运维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也进一步说明,要多倾听不同群体的不同声音,形成最大公约数,提高对不同诉求的妥善处置能力,彰显“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
平日与高峰期游客量差异大
停车、公厕、售卖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能否满足需求,更是调查的“重中之重”。记者获悉,6座公园建成后,沔青公园配有公厕5处、售卖处2处、停车位76个。金海湿地公园配有公厕5处、售卖处2处、停车位85个。丰翔智秀公园配有公厕5处、售卖处2处、停车位86个。春光公园建有公厕2处、售卖处1处、停车位43个。绥德公园建有公厕2处、售卖处1处、停车位10个。梅陇公园建有公厕11处、售卖处6处、停车位258个。
在调查中,38.48%的受访者认为公园停车位能“充分满足”需求,26.47%则认为“不能满足”需求。认为公厕“不能满足”需求的,有6.61%。售卖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的则有19.95%。
建设前明明经过测算和征询,为何仍有小部分市民认为“不能满足”需求?带着这个疑问,绿建中心对6座公园的具体情况再次进行了调研,发现“环上”公园开园后日均客流量显著增加,今年“五一”假期6座公园累计游客量约77000人次。同时,各公园平日游客量和节假日游客量差异也较大,最高可相差六七倍。以沔青公园为例,平日日均入园1000人次,高峰期每天可达7000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更达19507人次。又如金海湿地公园,平日游客量为1000-2000人次,高峰期可达12000人次,“五一”假期更是有42508人次游园。这就导致停车、如厕、售卖服务等在游客量高峰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同时,各公园地理位置不同,使得市民来园交通工具也各有不同。比如梅陇公园与居民区仅一墙之隔,游客中70%为周边居民,大多步行来园,对停车需求就不那么大。而沔青公园的游客很多都是自驾前来专程“打卡”,因此停车矛盾较为突出。
增设移动公厕与自动售卖机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部分公园已改进或计划改进,包括优化指示标牌、增加移动厕所和自动售卖机,与属地交警、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停车资源,充分挖掘潜力,释放更多车位等。
比如,丰翔智秀公园已新增一处非机动车停车位,节假日机动车可停至园区。同时,茶室开放后将新增一处公厕,园内也计划新增一处自动贩卖机。又如春光公园,目前游客可在外环辅道临时停车,水厂路入口停车场也在建。同时公园内增添了一处移动公厕,二期公厕已建成,包含公厕和小卖部的春光驿站10月底也将完工。绥德公园也已新增了一处移动公厕,后续计划在驿站内设置售卖点。梅陇公园则在目前258个车位基础上,计划划线后规范车位停放,改造林下停车场。
“通过这次测评调研,我们也在思考原因。”市绿建中心主任周华杰坦言,“一方面前期对于游客量和游客需求的精准测算还有不足,更多的以导则中的‘硬指标’来配备基础设施。今后建设中我们也会对设计方提出要求,需求分析应该更加精准。另一方面部分配套驿站尚未开放,指示标牌也不太清晰,导致发生游客找不到服务设施的情况。”
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据悉,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把“抓实办好民心工程,加快推动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主题教育的调研选题,指出上海公园城市建设要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回应和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真正做到民心工程得民心,人民城市为人民。
周华杰表示,今后在每座环城生态公园中,都将增设常态化市民意见收集点,通过在出入口或驿站设置“意见簿”、在醒目位置张贴调查问卷二维码等方式,固化“开门办公园”的理念。
“环城生态公园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落实?主要是通过建立‘问需、问计、问效’的市民参与机制。首先,每座公园开工前必须进行民意征询,其次,每座公园开放后都将建立常态化市民意见听取机制,同时建成开放后半年到一年内集中进行市民满意度测评。最后,在‘十四五’末,将对环城生态公园带的50座公园进行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等的全面评估。”他说。
【相关链接】
环城生态公园带和“千座公园”建设工程被纳入上海市委2023-2025民心工程,是上海“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的重要举措。
目前,本市重点推进了“环上”公园和外环绿道建设,首批6座“环上”公园今年年初已开放,第二批10座环上公园年底建成。“环内”已完成200公顷楔形绿地建设。“环外”推动吴淞江生态间隔带方案研究。“五大新城”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并形成上海新城绿环专项规划。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