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7月25日电(作者 廖书兰)让各位久等了,惭愧!
(资料图)
这是我出版的最不容易的一本书!从拥有60多年历史的会刋《文学世界》精心挑选前辈先贤的大作鸿文,请人打好字,但后来一些文稿不能要,需再重新筛选,再请人打字,即便如此,出版社可能也不选用,所以最后只好重新洗牌,重新辑录,如此一来整整折腾了三年。
现在终于《文学世界回眸》在今年香港书展期间面世了!
出版“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68周年文集是我多年心愿。
疫情三年多,使我得以安心留在书房,一遍遍阅读笔会先后所办的会刊:《文学世界》、《文学天地》、《文讯》,从中挑选了部分前人的大作鸿文,加上现今会员和名家作品,辑录成为这一本书《文学世界回眸》。
笔会于1955年成立,当时香港处于一个特殊历史的时空。南来的文人学者,对大时代的转变仿徨不已,既不想留在大陆,也不想前往台湾,即形成所谓的“第三势力”。如陈寅恪言:“南渡自应思往事”,于是虽留在香港教书和笔耕,依然胸怀神州,以赓续中华文化为己任,于是在“亚洲基金会”的支持下,于1955年3月26日假座界限街156号A友联出版社召开成立大会,为中华文化的“弦歌不辍”迈出历史性一岁。
笔会成立的关键人物是燕云女士(本名:邱然,西名Maria Yen,又曾用笔名“燕归来”),她是著名学者邱桩(大年)之女,穿针引线,网罗当时一流作家,撮合亚洲基金会支持,是一众文学大家背后的英雌,更是笔会创会秘书长。据说,后来她到了意大利当修女。第一届会长黄天石(杰克),他担任了十年的会长,这时亚洲基金会的赞助也到此为止。接手的是罗香林,也做了十年的会长,这二十年可说人强马壮,是笔会最辉煌的年代,也是中国现代史最迭宕起伏的二十年,元好问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良有以也。
1960年《文学世界》征稿启事,稿酬30元至300元,而当时一本《文学世界》售价仅一元而已,其中必有令人玩味之处。睹旧事,思今世,难免触景生情;我看到本会季刊名家云集,饶宗颐的诗词与文章、罗香林、黄天石、刘以鬯、陈荆鸿、曾克端、劳思光、冒季美、徐亮之、李素、陈蝶衣、李璜、王韶生、易君佐、金达凯等等的诗文及小说赫然在列,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场”(布尔迪厄语,the Field of literary production),一本《文学世界》,就是半部“南来文人”创作史。翻阅这些近七十年前,早已泛黄脆化的刊物,竟像碎玻璃一样的脆纸片纷纷落下,每翻阅一次,焦黄脆化的纸张一页页的边角跌落,让我心痛不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从选文到打字,再到寻求出版社,我接触过几家出版社,初时,都很乐意出版,但后来都以种种理由推却了,例如书稿内容杂乱,图片质量不清晰,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我想,我可以妥协,但不会放弃!想到一个折衷的办法,把一些比较敏感的文章和作者除下,换上本港现代名家作品,既不担心触犯法律,亦符合艺术发展局资助的要求,如要有多少字数,多少页码。
所幸后来本港著名的一家出版社愿意接手,并得到大力鼓励和协助,最终顺利成功出版。
笔会的作家与作品大都创作于50年代后,时移势改,显晦兴亡,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别于现今,今人不宜以今日眼光厚薄古人。当年人和事已成历史,但具有研究近现代史的价值,让后来者对前贤都可多一分“同情地理解”。
由于笔会老一辈的作家大多已去逝,我需要一一找到其后人同意此次的再版,有些老作家的后人,遍寻不获,周折数年,终找到的作家后人皆同意出版;经某总编辑高人指点,嘱我放弃收版税的利润。
因为书稿经多家出版社看过并给予审稿意见,除增修文章内容,也数次更改书名,几经波折,由笔会66周年文集改为68周年文集。感谢金耀基教授赐题签,朱鸿林教授赐书名,刘兆佳教授赐序,何文汇教授赐跋,徐康教授给予编辑意见,现任理事刘伯权先生、老冠祥博士、庞森先生、黄宇翔先生、黄元璋博士、毛嘉佳小姐的协助并给予编辑意见,终得以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成立于1955年,迄今已经68个年头,当初我加入笔会是受朋友之邀,之后获选为会长是一个意外赋予的责任。担任了12年的会长出版了这一本文集算是完成了历史任务,并为青史留下一份见证。
(作者廖书兰,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新界乡议局议员,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亚洲华文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会长,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会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