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北京家长”的人设激发焦虑 北京的孩子们都必须“拼”

2020-11-16 13:36:06 来源:熊靓的亲子旅行 百家号

“有没有在海淀黄庄给果果报培训班?”

“听说北京学校班上的家长都是博士,你们压力很大吧?”

“果果的同学都是高管子弟吧,他们在学校是不是带保镖?”

“你们买的房子是不是能直接上人大附中的学区房呀?”

“听说北京户口,考大学特别容易,你们躺赢了,哈哈哈!”

......。

亲朋好友们对北京教育生活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今天就来好好吐吐,当了13年北京家长的真实感受。不夸大,也不制造焦虑,文中的事例都是我自己和朋友们的真实经历。

“北京家长”的人设,激发焦虑

热切期盼各路百科将“北京家长”收录成为一个新词。“北京家长”是指生活在北京的,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的学生家长。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重视教育、愿意为子女教育付出时间和金钱。同时也要面对子女升学、高强度工作、婚姻问题、父母养老等压力,生活在焦虑感中的家长群体。

这几年来,各种网文给北京家长“套”上了各种人设。论家长圈,纵观全国上下,北京家长绝对能坐上第一把交椅。

北京家长不仅分了区域,给安排的人设还不同。

海淀家长都是学霸,大把大把科学家教授,大学都是北大清华,至少也是北航北师大......这样985、211毕业的。在海淀区的家长一抓就能抓到个省市区县的状元,闭眼做奥数都能得满分。

西城家长有钱,家家都有四合院。每平米45万元的房价,是全球学区房的宇宙里中心。西城的家长培养孩子从小就开始学投资、公司运营。

东城家长有权,往上找三代,就能扒拉出几个“皇亲国戚”或是“文臣武将”。名门之后们住着大豪宅,享受着“特权”,投胎到人间就是为了享福的。

朝阳家长国际化,外企上着班,出入时尚餐厅买着潮牌,借着离首都国际机场近,周末没事就出国度个假。

顺义家长都是大明星,家底厚实力硬核。出门顶级豪车、进门私家别墅。滑雪、高尔夫是兴趣班的标配。

还有丰台、大兴、门头沟......。

这这这,作为一个朝阳区家长,我自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也是天天工作,回家做饭监督孩子作业。在升学压力下,早就告别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在焦虑中跋山涉水。

北京的孩子们,都必须“拼”

北京家长包括了三代以上在北京生活的北京本地家长,还有全国各地来京工作,并且落户在北京的家长。

来北京前,就听说北京人高考分数低,大学同一个专业招的学生,北京人和外地人的能差100多分。

怀着这种自带优越感的想法,我在果果上小学前,我还轻松的过了几年。

这种舒适感,被办公室的有三套住房,北京“土著”大姐的教育观念给彻底打破。

下面是大姐的原话:

外地来京奋斗的家长们,工作上比北京本地人要拼,都是为了比在老家过得好。

北京人不拼,第二代肯定就被人超过了。

外地人和北京人,只要是北京户籍的,升学上孩子都是一样待遇,分数代表实力。

北京人不拼,就无缘985、211。

从我儿子一出生就开始规划他的教育,从早教智力开发到外语同步母语学习,都没有间断过。我儿子在海淀北师大附小上学,一个班的家长有一半是硕士以上。家长高学历就是有优势,辅导孩子上就高人一头。

北京人,不拼行吗?

等到了大学,外地的精英又来到北京,又成了新一代的北京人。

北京人不拼,行吗?

如果我们还躺在拆迁款和祖产上享福,肯定歇菜。富不过三代,就是因为不思进取、毫无压力才会出现的。

北京人不拼,未来就只能被“请”出北京。

大姐的话句句扎心,居安思危,我也在不能带着狭隘的教育理念来养育孩子。

后来发现我身边的很多北京家长都是积极派,提倡积极学习奋斗。在为子女未来活得更好的路上,留下了汗水和眼泪。

学区房,折磨得够够的

二十年前,我朝阳区买了一套经适房,价格便宜,地段优越,紧邻地铁。才毕业没有什么钱,东西城的房子根本就买不起,当时也没有考虑学区房,有个属于能住的房子就不错了。

生了果果之后,小区后面建起了一所小学,还是所名校。我挺高兴,这下不用操心上学的问题了。按照北京市的就近上学的规定,我们小区离学校不到100米,我想肯定在划片范围。

临到上果果上前一年,听街坊吐槽,名校的划片没有我们小区。我惊讶了!上网一查发现,在这所名校划片范围内的都是附近的几个豪华住宅。

最远的是三公里以外的一个小区,而100米内的经济适却不在划片范围。我真是气急败坏,准备去教委投诉。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几个同龄的妈妈,没想到居然被群嘲了一番。

她们告诉我,学区房是生孩子时候就要准备的,没有准备太失职了。经过传授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学区房。学区房都是名校,名校名单在历年的北京中小排名中都有。

首先是要关注教委对网站的学校划片情况,锁定要买的学区房有哪些可选的,买一套学区房至少要在孩子两岁前完成,然后办理房产证,然后将户口转到房产所在地,然后才能安心上学区房。

由于后知后觉,我完美的错过了学区房。但是对于学区房,我开始关注了。

我有个同事为了让儿子上海淀名校的分校,在学校附近买了套学区房,在六年前单价就在8万左右,她选了一套最小的70多平米,算下来花了600来万。手头的钱不够,只能卖了郊区的大房子,一家三代搬到市区挤着住。

她说,她就害怕回家,公婆占客厅看剧,老公占着主卧打游戏,儿子在次卧闹腾,她连个安静的地方都没有,还不如在单位加班自在。

她天天都在数着日子,等待初中毕业的日子十分漫长。

海淀家长不恐怖,但真累

《海淀家长有多恐怖?跟他们吃一顿饭就知道了》这一篇里看的关键词是:高学历、压力大、拼投胎。如果如文章所写是普遍现象,个人感觉给海淀家长当孩子真累。

对于海淀区,我个人也是很崇拜的,集中了我国的顶级大学。是我怎么努力都考不上的大学,我有几个从五道口走出来的同学,对我而言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着。

集中了高科技、高校的海淀区,这里的人才必然是精英,按道理作为他们的子女也肯定不会差。

父母是清华,你至少考北大,父母是博士,你至少是博士后。咱们中国人都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哪哪都强,包括我自己。

可可可事与愿违,老鼠生的都不见得能够打洞。我的北京大学博士学霸同学,就有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平凡的女儿。平凡到每次见到我,她总问,你这个“学渣”,我看你混得还行,也能后自食其力,我女儿还是有希望的。

她的苦,我能理解。即便是把自己劝好了,女儿不当学霸也能过得很开心之类的话才消化完。很快会在各种压力下,又会被拖到崩溃点上。

来自家族的压力,博士的女儿怎么可能学习不优秀,父母怎么把你培养博士的,你就得按此方法来培养女儿,如果没有做到,就当妈的不尽责。

来自社交圈的压力,同学朋友们都是高学历、个个是学霸。聚会必然会比孩子的学习成绩,落人后被“碾压”会让学霸们变得更焦虑。

来自学校的压力,每当学霸同学坐在教室里开家长,就心跳加速浑身冒汗。因为接下来再也没有往日在教室里的趾高气扬了,就剩下太难受了。

海淀区的家长到底有多恐怖?

哎!真正累的是他们自己,在高压下,必须不知疲倦、迎难而上、永不言败。

我是假轻松,真焦虑

昨天遇到一个老朋友,说我这个朝阳家长太舒服了,玩玩乐乐就行。

怎么可能呀!我早就进入了持续焦虑阶段。

女儿一上初一,我就关注了“北京中考”的公号,对北京中考有了解,能够帮助女儿顺利升学。这个公号非常勤奋,每天都按时推送文章,每次都是4到5篇。内容做得很全面,紧跟北京中考形式,非常即时发布从初一到初三的考试信息。

但是这却是我每天焦虑的源头,就来自这个公号,想取关了无数次。但关系果果的前程,真狠不下心,下这个手。

果果除了英语外,其它功课都是中等水平。我太焦虑了,怎么办?这么下去,还能考得上好大学吗?985、211真是遥不可及。学习不好会不会怪我这个“学渣”妈妈,遗传基因不好!

哎呀!好焦虑,心都快“烧焦”了。

老师建议干脆报个补习班,免得家长跟着干着急。可是果爸坚持不让报补习班,果爸是市里的高考文科第二名,他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报了辅导班,很容易失去自学能力,导致严重依赖,一旦没有了外力,学习肯定会一塌糊涂。

想想也是,我小时候老爸给我请了家教,学习并没有见好转。等到我自己主动认真学习了,才开始好转。我咬牙同意了果爸的办法,但是看着考试分数,我的心从来没有宁静过。

分析了历年来北京高考和高校招生的情况,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比湖北、安徽、湖南都要高。哪还有什么北京人的“优越性”,我焦虑了。

我写过了一篇《我们生的是学渣,我们要逆天改命》的文章进行自我安慰,希望焦躁感不要激发我的情绪崩溃,也帮助了不少朋友。

可是,考试不停家长将焦虑不止,需要持续反复治疗,如病情反复,可多喝几碗“鸡汤”加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