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把伤感化作生命的刚性

2021-01-25 16:51:28 来源:网络

《黄州寒食诗帖》,简称《寒食帖》,是苏东坡一生中最为著名的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法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公元1037一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在整个宋代书坛上,论影响,论艺术成就,论修养的全面性,非苏东坡莫属。其书法久负盛名,纵横斜直,姿媚横生,自创一体,位列“宋四家”之榜首。自谓其书“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存世名迹之中以《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中山二醪赋》为最著名。书论亦多,有《论帖》、《评书》、《彼岸法帖》、《论唐六家书》。

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3年)四月,当时苏东坡48岁。三年前他因“乌台诗案”遭受排斥,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他在精神上极度压抑和寂寞之时,作两首寒食诗以为遣怀。过了七年,此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请其写了一则题跋,使一件作品成为了两件。黄庭坚题跋日:“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既评价了苏东坡的诗,又评价了他的字,用词不多但恰如其分。“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一句,道出了书法创作的一个规律: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作品是无法复制的。

通观《黄州寒食诗帖》,苏东坡开始写的时候,心情还是相对平静,因而字体平缓端正,愈向后写感情变化愈大,用笔结字随之急剧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越来越急促,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像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又复归平缓。为什么出现情绪的大变化呢?苏东坡被贬居黄州三年,心情十分郁闷,寒食节触景生情,心潮澎湃,诗兴大发,不吐不快。于是展纸挥毫,把三年来积压在心中的郁郁不平,通过书法表现出来。《黄州寒食诗帖》中显示出来的动势,就是当时苏东坡情绪起伏的描写,有感而出,起伏跌宕,迅疾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黄州寒食诗帖》诗写得苍凉惆怅,黄庭坚说似李太白,在这种特殊心境下,苏东坡将自己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之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气势奔放,光彩照人。从书法意境看,有颜鲁公的沉雄,用笔厚重;也有杨凝式的飘逸自然,癫狂潇洒;更有李建中的丰满润泽,骨肉停匀。苏东坡借鉴了诸位先贤的书法特色,加上自己的融会贯通,以我化古,书追前贤、道法自然。被黄庭坚称作“石压蛤蟆”的苏体书风,在这里与诗意紧密配合,达到了一种极致之境。

从诗中细细体味一下苏东坡的内心世界,可以感觉到,他把伤感化作为一种力度,一种生命的刚性,才写出了这凡的书法艺术作品。他在诗中所说:“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读其诗文,感其心境,为之动容。如果没有深入理解“书为心画”的意义,读罢此作一定会理解很深。苏东坡从郁闷开始,到超越郁闷,再到豁然开朗,在书写《黄州寒食诗帖》的过程中达到高度释放。他无奈中“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的抗争精神,在书法的纵横折冲中也反映了出来。这件作品连同黄庭坚的题跋一起,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年绝响。

读其诗,诗中字字含泪,生活的凄苦,处境的悲凉,心境的感伤,有强烈的感染力。观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此帖非常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全篇有雄肆豪放之风,清雅书卷之气,情感发自丹田,气势贯于手笔,苏东坡运用深厚的书功底,娴熟的笔墨技巧,“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对书法的写意创新,苏东坡有这样的宏论:“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1二于小楷,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T不贵也。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