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世外桃源杜马禅园 石径悬空而架

2021-04-07 14:35:24 来源:美篇

之前有听说过,在三水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杜马禅园。今天,终于有机缘和三水区老年大学民族舞蹈班的美女们还有三中的几位老师一起,在画家温老师的带领下,来探寻僻静通幽的杜马禅园。

从三水城区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位于广东佛山三水南山镇迳口的“杜马禅园”,推开一扇并不起眼的木门,打开的却是一片远离尘嚣的天地。

禅园的主人是一对夫妇,男的叫杜边疆,女的叫马蕙菁。1984年,他们同时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从同窗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毕业后,他们一起进入广州大学艺术系任教,任教三年后下海经商,他们创立的"杜马之链"是上世纪90年代知名陶饰品牌。也为他们捞到第一桶金。

2003年,在旁人看来正是如日中天的杜马夫妇,却做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而又决绝的决定,仅用3个月的时间,关闭了工厂,租下了这片千亩山林50年的使用权,离开繁华,归隐修行。十多年了,他们已经累计投入2千多万元了,可他们并不是把这里打造成旅游景点,急于赚钱。 在这里,杜马一家和总共不到十人的工作团队,生活简约,早睡早起,搞搞创作,读书思考,或下地劳作,不时接待朋友进行文化讲座等。据说他的女儿跟他们来到这里,竟没有进学校读过一天书,却出落成学识、兴趣、气质非凡的某电视台主持,但因没有一纸文凭,后来不得不离开电视台。

他们的梦想是把禅园打造成中国当代艺术家与世界艺术接轨的平台,让中国的艺术家们在这里与国际上真正的大牌艺术家对话交流,获得国际的认可。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禅园传播一种生态环保理念,解决好天人、地人、人人之间的关系,彰显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不等不靠不要”。聚集能量。目前,杜马禅园以及其所传播的文化生态理念也吸引了欧洲艺术家、设计师、文学家等前来探访。禅园坚持着自己的方向,不做吃喝玩乐的度假村,只接待有文化目的访客。

这里的建筑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原有的建筑进行改扩建,很多建材来自从山上收集的自然散落的石头,而新建筑的地址,则充分利用荒废地,尽量减少占用农地。在修建时,杜马雇用当地的工匠建造,与他们一起劳动,拒绝采用现代机械施工。无论是工作室,音乐厅,餐厅,客房都是他们亲自设计并参与建造,一砖一瓦,都凝聚了主人的心思,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

禅园石径悬空而架,不阻碍草木生长,也给蛇、鼠、蚁等留出了通道,还减轻了卫生维护的工作量;清澈的山泉水既用来灌溉菜地、果园,也是生活用水,还取代传统雪种成为房间空调的天然制冷剂;200多亩的鱼塘从不用饲料喂养,鱼的食物就是池里的天然水草和中草药,产出的果蔬吃不完的晒成干果,也对外销售。

杜马禅园首先是一个生态保护园。园里的竹子是他们接手后种植的,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形成了青翠的竹林。原来的草木基本保留了。

杜马禅园更是一个创意文化园。园内设有陶艺、素人皮具、明清风韵家具、古琴及动漫等工作室。有很多文化人会不定期地造访禅园,或是与杜马交流畅谈,或是静目洗心禅修,或是参与文化活动。禅园内仅设有9套客房,从北到南依次命名为陶、琴棋、书画、茶、火、土、金、水、木。每一间客房的装饰风格都与其命名紧密相关,从房间主色调到饰物饰品、书籍类型等等,都各有特色。杜马会根据入住客人的气质来安排他住哪间房。

禅乐养生音乐会是杜马禅修营的精髓,吸引了众多文化人慕名而来。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一次禅乐体验,演奏地点正是禅园内金字塔形的音乐厅,在可容纳150名听众的室内,无需借助任何电子扩音设备,就连琴弦的摩擦声和演奏者的呼吸声都清晰如在耳边。演奏的主要乐器是古琴、尺八等,乐师的每一次演奏都是即兴的,还有歌者与参与者随性吟唱环节,室内音乐与馆外风声、水声、雷声、雨声、鸟叫、蝉鸣等大自然的声响融为一体,使听者在合眼冥想中,体会如梦似幻、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里不是旅游景点,而是文化圣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没有喧嚣,有的是花开的声音,是鸟的歌声,是蝉的鸣叫,是流水声,是大自然的声音。置身于图五金字塔建筑里,享受到亚洲顶级声场里演凑的古琴、尺八和人声的禅乐,让人身心压力都得到释放,感受难以形容,非常感谢画家温老师为我们安排的这次体验。

三中老师李炳荣即兴作诗

三水杜马禅园

丹山不在红尘外,

迳口经行大道中。

溪畔澄心从上善,

谷间理脉驻虚空。

竹林精舍冠古意,

荷荡方丈袖禅风。

半隐摩诘种五柳,

前庄杜马罗乔松。

(杜马禅园者,三水迳口南丹山山庄是也。花城杜、马夫妇营之已数年矣。名之禅园,余度之,乃参禅修身之谓。杜马本执教于国立庠序,因其所攻之术下海,浸淫有道,盆钵颇丰。遂于南丹山赁地筑园,一者圆其积年艺术之理念,二则以园之薄利润身自娱。古人云:道不远人。杜马之术亦取道之一径也。王子乔、赤松子者,古之仙人也。摩诘者王维也。五柳者,渊明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