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都会活得很自我。
这也很正常,说明人的眼光首先是向内的。人有自我,才成为独特的生命个体。
内心的一切,投射到脾气、性格、格局和情怀上,让你区别于他人,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也可以这样理解,自我就是你说下的话、做过的事,是你呈现给这个世界的灵魂的样子。
自己愿意做的事,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不愿做的事,也可以有一千个理由。
有时候,觉得别人执拗不可劝,其实事到临头自己也一样。
这么想来,我们完全可以退一步,以宽容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便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完美,别人也没有那么可憎。
自轻自贱和自骄自矜,是自我的两个方向。两者都很在意自己,前者因太在意而走向了妄自菲薄,后者也是因太在意而走向了妄自尊大。
问题都出在看不透上。前者看不透而不放过自己,后者看不透而高抬了自己。
结局是,这两种人都活得很失败。前者总有不如人的挫败感,后者常生虚妄的优越感。
己所不欲,偏施于人,属于极端自我。如果自我只是有一点狭隘的话,极端自我,则是完全不讲道理。
以此回看,讲道理的自我是多么可爱,一来看得见理性,二来照得见良知,是温情之上的一点任性,是任性之上的一点偏执。
从目中无人到目空一切,从“我是世界的中心”到“我就是世界”,任性变本加厉,偏执开始癫狂。极端自我的本质,就是极端自私。
骗子是极端自我的,暴徒也是,战争狂魔也是。任何极端自我,其本质都有一点反人类。
奸商都挂着诚信的匾额,小人在大谈君子之道。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挂羊头卖狗肉”,所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是圣贤,他深知,能“知”而不能“行”的人太多了。
世界充满着扑朔迷离,因此,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有理由去怀疑和质疑,也应该允许被他人怀疑和质疑。
如果人人都有这样一份情怀,又兼具这般坦荡,就会慢慢远离狭隘和自私。动机纯净摆脱了功利性,胸怀寥廓又拓宽了心性,人只有站在高处,才敢于去否定自己,也只有在否定中,才能走向自我的真实。
有道是,性格决定命运。偏颇的自我,也容易生成命运。
一个人越活越自我,就会越活越自私,今天少一个朋友,明天少一个朋友,愿意接近的人越来越少,结果世间人来人往,自己却越来越孤单。
孤单的日子必然乏味。这是人性为人生买下的单。也可以说,这是对内在丑陋的一种报应。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活得太没自我。一辈子随波逐流,只是跟在人家后面,别人的方向就是自己的方向,别人怎么走自己就怎么走,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曾经活过,却从未思考过。这样的人生无论多么长,都很短。因为,重复不是创造。
那样的话,你活过,也仅仅只是——你曾经来过。